青島即墨:文明實踐有特色“非遺”資源惠萬家
“這個地方用力要輕,注意這些細小的紋絡!比涨,即墨龍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非遺特色工作室里,非遺手藝人王承厚在教居民制作榼子。近年來,龍山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站,設立文明實踐非遺特色工作室、非遺手藝人家庭站、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等,成立非遺手藝人聯(lián)合會,充分整合用活各類“非遺”資源。
“非遺”工作室人人皆是“手藝人”
“很有意思!也很鍛煉耐心和細心,看著自己一刀一刀篆刻出來的榼子,真是有滿滿的收獲感!”在非遺特色工作室里,葛村新村的居民譚曌晴說道。
自非遺特色工作室設立以來,每周的“非遺手工課堂”便成了群眾休閑的最佳去處。比如臨近春節(jié),大家就搶著學剪窗花、刻金魚(一種榼子模具)、編果籃,以此讓自家的新年更添傳統(tǒng)文化氣息。
除手工課堂外,實踐所還會定期開辦非遺物品展覽會,舉辦非遺文化知識講座、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校園、進公益課堂,充分發(fā)揮非遺文化在“五為”志愿服務中的教育引導作用。同時,在非遺工作室及手工作坊等實踐場所,開展親子手工教學、創(chuàng)意課堂等互動活動,充分打造“親子空間”,在寓教于樂、親密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和傳播文化魅力。
公益課堂“小”服務匯聚大能量
為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體系,龍山街道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站,以“七彩假期·公益課堂”志愿服務項目為主要載體,開展各類特色學習和實踐活動。
成立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,定期進行教學成果和特色做法交流研討,邀請專業(yè)在校老師對志愿者授課輔導,讓“課余”學習不業(yè)余,“公益”輔導更精益。去年7月以來,葛村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“校地”共建暑期公益課堂項目、麗山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“多彩暑期”公益課堂項目、西程哥莊網(wǎng)格“薪火相傳”暑期公益課堂項目如期開展,山東理工大學志愿者、社區(qū)居民愛心助學團、退休老校長和在職教師志愿者等多支志愿服務隊參與進來。目前,累計服務未成年人600余人,惠及所、站周邊村莊和小區(qū)36個。
公益課堂形式多樣,內容豐富。除課程輔導和作業(yè)講解外,還設有美術、國學、歌舞、球類等特長課程,同時邀請“非遺”傳承人、心理健康專家、道德模范等“特邀志愿者”為孩子開展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、心理健康講座、道德模范演講等專題培訓,開展各類豐富有趣的手工游戲、紅色基地研學等實踐活動,讓暑期公益課堂充滿能量。
群眾需求在哪里,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。非節(jié)假日期間,公益課堂特色工作室依然“扮演”著未成年人活動室和親子關系教育“課堂”,孩子們學習上遇到的“疑難雜癥”,家長們遇到的育娃難題,都可向工作室求助。